姑娘背着古琴,一步三摇着走上二楼,入了一件包厢歇息。
接替姑娘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说书人,方面宽颚,白面净颜,一绺山羊胡,手中一柄铁骨折扇,桌上醒木、帕子一样不少。
念了定场诗,醒木一响,他便开讲,今日他开篇给大家的是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等贤皇圣君的故事。虽然都是大家熟知的,但说书先生以今度古,夸赞尧舜仁政、大禹不世之功。
“老朽十几年内四处奔波,初到淮荣城,发现此地繁荣非凡。可见镇南王治理有功,百姓安逸。
”说书先生说着说着就开始拍镇南王的马屁想必是怕茶客之中有官府的人,别给自己找麻烦。不过一味的夸赞,镇南王恐听众听了厌烦,于是,便拿出他走过的其他郡县作为比较,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众人,茶客们瞬间便来了兴趣,一个个听得聚精汇神。
一顿述说,便扯到了他在燕北郡的所见所闻“金狮王雷厉风行,攻城略地,燕北郡的地盘也越来越大,只是他对待当地百姓和游侠颇为苛刻。不像尧舜那般爱民,仁义。严刑峻法多不枚举,据说还建了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灭生狱」,老朽是没见到,若我见过恐怕今日也不能在这里和大家扯东西南北了。”
话音刚落,便引来满堂大笑,易辰却发现有一人面无表情,甚至还有些不屑,那是坐在他对面落座的一个赖头男子,这人长得眼生,易辰断定在淮荣从来没见过他。
“那金狮王要是学着尧舜禹,行仁义之举,我想一定能更加受到百姓们爱戴,这世上的侠、盗、匪也会少去许多。”
说书先生继续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