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重返抗日战场 >

172 醒狮低吼-教育农民 (2 / 3)

 热门推荐:
        其二,陈旧的思维观念同市场经济的矛盾。由于长期的小生产的落后生产方式,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中国,使单纯而朴实的农民,都渴望过上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水平。没想到飞速发展的农业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已经远远超出人人向往的最高标准,手里握着数量可观的资金不知所措。像以前那样买地,可是土地国有不准买卖;大量地盖房产,政府已经有规定,为了保护耕地面积,农民每人住房面积不得超过十五平方米,违反者将被课以重罚,并被勒令将耕地恢复。因此,茫然不知所措的农民,为自己手里的自己犯起愁来,大多数采取了将余钱压在箱底,造成了巨额社会资金的沉淀,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极为不利,有些地方出现了赌博、卖*、放高利贷、盲目消费等恶习。更为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农民为了获批住房面积,采取盲目大量生育的办法,过剩的人口会抵消已经取得的农业进步成果,使一些本来自然条件就很差的地区,可能再次陷入贫困。

        mzd总统就目前普遍在的农民问题,同来自未来的李爱国和刘剑锋讨论对策。在另一个时空中搞政工出身的李爱国,建议mzd总统向原来历史进程中的六十年代那样,搞一场类似”社会主义教育”的全民运动,重点是农民,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后来接管原蒋管区,不仅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下,基层的政府机构也刚刚建立,相当一部分是留用的原国民政府的旧官员,部分政府官员的领导水平也存在一定问题。不像老解放区,已经完成了扫盲的阶段,加上受我党的影响时间较长,对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能很好的落实。因此,在进行农村扫盲的同时,加强对基层政府官员的培训考核,不适宜再继续担任基层领导者,坚决予以撤换。

        第二步,从各个政府机关、部队、企事业等单位抽调人员,分区划片下到农村进行一场,我们暂且称之为”农民素质和市场经济教育”的运动,同时帮助和指导农民扫盲和学习新技术,时间应该不少于两年。

        听完李爱国的意见,mzd总统点了点头说到:”小李说得很有道理,我本人就是农民出身,对于中国农村的落后程度很有同感。按照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还有极端有利于我们经济发展的世界形势,如果不解决我国的农民素质问题,势必要影响到未来的发展速度。文化和技术的提高还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农民思想的进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他方面都是空中的楼阁,没有任何坚实的基础作保障。小刘,你的意见呢?”刘剑锋同意李爱国的观点,但是他又作了补充,认为扫盲和相关的教育,只是针对农民中的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临时突击的性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落后的问题,最好要从农民的下一代抓起,不能再继续产生新的文盲群体。

        因此,刘剑锋提出了几点意见:第一,教育经费要向农村倾斜,必须将农村的教育落到实处,从城镇的中小学抽调师资,帮助农村建起高质量的学校,并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第二,由当地政府出资,因地制宜地建立农业技术学校,除了培养年轻一代的新式农民,也可以担负起目前的农民夜校教育。在一些保守势力严重的地区,可能开始不一定很顺利,我们可以利用农民对我们政府的绝对信任,适当采取行政手段半强迫地进行,一旦农民尝到了受教育的甜头,自然会变成自觉的行动。

        第三,既然农民人口占我国的绝大多数,这个阶层的平均素质就是我国国民的素质,因此应该把对农民的教育变成全社会的任务。一些同农业关系密切的企业和贸易公司,在同农民进行商品交易的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对农民的培训任务,毕竟这些企业和公司也希望有一个,质量和产量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

        第四,可以将一定数量的犹太移民分到这里,利用犹太人的学识和商业头脑,带动和影响当地农民的观念,甚至可以先建立一些示范区。

        第五,允许民间土地租让,让善于种田的能手,拥有数量较多的土地,对于机械化的耕作和土地生产效率有极大的好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