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卿一应俱全。
各部官员,由福建地方官员充斥,福建本地士族也掺和了进来,在“朝堂中枢重臣”的举荐下,纷纷走入福州出仕。
这些士族算盘打得贼响,打仗拼命的是武将,文臣又不到前线,就算靖难失败,死的也是族中去任职的人。
所以去任职的都是偏房出身,而且还是庶出。
把本房摘得干干净净的。
万一像太宗一样,成功了呢?
而且就算失败,也可以说是被“裹挟”,加上北京门生好友运作一下,不说把自己完全摘出来,至少能不伤及家族根本。
福建终于出现了一位藩王。
闽王朱遵惜。
至于朱遵惜是什么来路,为何要封他为闽王,堡宗没下旨明说,这是他的底线,这些事说出来是打太宗的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