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读书人是很讲究的,少时读书讲究结庐。
结庐二字从字面上讲,是居住于的意思,但这里指的是读书的动态。
庐,简单讲就是有瓦遮头,再细讲究的话,就是读书的人读书的地方,应该在有梁有柱也有顶,却没有门也没有墙的地方。
这种建筑不难想象,大致跟四根柱子顶着一个草棚顶子差不多,读书人在庐内读书习字,画面感上就非常朴素,却又彰显文雅淡泊的意境。
杨怀仁府上的屋子可是非常奢华的,当年赵宗楚修建这座王府的时候,应该是花了不少银子。
那自然就没有那种草棚了,连简陋的房屋都没有,一水的青砖碧瓦。
朱先生不喜欢,见私塾里的屋子是两面墙两面门板的结构,便命人拆了两面门板墙,勉强算是有了个庐。
只是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屋子里读书,跟在室外就没了什么分别。
夏秋还好,这种房子通风阴凉,可冬春两季冷的时候,就真是让读书人风流倜傥了,顶着寒风流鼻涕,早晚得躺。
不过朱先生执意这么要求,杨母也不好违背,只得顺了他的意思,把私塾改成了这个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